1581.第1580章 带着修真记忆回到现代(29)

  “夜市街17号”应回头客们的强烈要求,终于要开分店了!
  这次不再只做夜市生意,而是在闹市街区选了个全天候的两层楼大门店,早上九点半就开始营业了。
  主营依然是各地滞销的蔬菜瓜果,但为回馈新老顾客,在二楼腾出了一个角落,布置成生鲜区,上架了一批收购途中顺便从产地直采的生态牛羊肉、鸡鸭等禽类及其蛋类还有少数海鲜。
  这个世界和她以前穿过的现代位面大差不差,哪些地方盛产什么,对游览过全国乃至全球的徐茵来说,不要太清楚。
  大草原的生态牛羊肉,峨眉之巅的天山雪鸡、岑溪三黄鸡,水乡的麻鸭、东北的鹅,乳山的牡蛎,舟山群岛的带鱼,太湖的鱼虾蟹,大山里的山珍和蜂蜜……
  总之,滞销农产品的收购车队无论走到哪儿,都会留一辆空车来装产地特色的食材,大江南北、山川湖海,甭管这食材有没有名气,只要是地标特色,都会采购一车回来。
  冷藏车里的氧气泵、保鲜箱充了灵气,运到店里,活的依然活蹦乱跳,冷鲜的也是最新鲜的状态。
  这些地标特色的农产品,其实有政府的能量在推动,以此来宣传地方文化,吸引更多的游客或顾客。若能带动地方经济,也是政府的政绩之一。
  所以看到“夜市街17号”这样一家正能量满满、卖什么都能爆火的商家在各地采购地标特色的产品,一些想要大力推广地标产业的官方部门主动联系上了徐茵,说是愿意给与最优惠的采购价,只求长期合作。
  合作互惠的好事,徐茵当然同意了!
  第一批合作的地标特色是茂山春笋、胶东海虹、桐江鲈鱼、永乡螺蛳、郧城香椿。
  这些产地不算是这些产品的最佳种植、养殖基地,但也是榜上有名,徐茵尝过合作方送来的样品,觉得品质还是不错的,当即就在自家店的公众号打起了广告。
  公众号算是封燚的科技公司接到的第一个订单,本来徐茵想找个小公司做的,被他知道后,主动接下了这个任务。
  若是被同行知道,大概会跌破眼镜,首轮投资五个亿的科技公司给一家店铺做公众号?太大材小用了吧?yin科技的老总是疯了吗?
  但封燚甘之如饴。
  师妹的店铺,别说做公众号,便是让他去临时客串一把客服也不是不行。
  高薪聘请的大厂程序员做个微信公众号,简直就是信手拈来。
  很快,公众号做好了,界面清爽、跳转流畅、客服智能,徐茵很满意,当即转发到回头客们自发组建并把她这个老板也拉进去的“买菜群”,再经群友在各自朋友圈的转发,短短几分钟就收获了好几千粉丝。
  能加入买菜群的,绝对称得上是“夜市街17号”的死忠粉,凡是店里上架的产品,总是冲在最前面去抢购。
  这次也一样,一看公众号推广了新产品,二话没说先杀到店里抢购,至于好不好吃……抢到再说!抢不到评论个鸟啊!
  结果被店员告知:还没上架。
  “……”
  没上架打什么广告啊!嫌和他们竞争的人不够多是吗?
  一脸哀怨地在公众号评论:
  [老板,没上架就别广告了吧!担心不够卖!]
  [就是啊,没打广告有时候都抢不到。]
  [这次怎么想到打广告了?老板你以前不是从来不屑打广告的吗?]
  徐茵:“……”
  什么叫不屑?
  她从来没有不屑,只是没想到好伐。
  不打广告不做宣传生意也不差,自然想不到这一茬。
  但这次不一样。
  [这次和几个地标产地的官方有长期合作计划,当地政府想要推广这些地标特色的产品。品质达到我们店的要求,能帮当然要帮,毕竟我们都是华夏子孙。]
  徐茵没找其他借口,而是如实解释了这个情况,并让后台置顶了她的这条评论。
  没想到被个别粉丝截图转发,后来又被这些产地的官方微博点赞,上了热搜。
  #夜市街17号致力助农#
  #我们都是华夏子孙#
  #茂山等地打造地标特色,互帮互助实现共同富裕#
  原本带着点娱乐性质的热搜,不知不觉多了几分家国天下的民族情怀。
  刚达成合作意向,夜市街17号就凭一己之力带火了几个地标产地。
  等货一到,上架还没半天就被抢售一空。
  徐茵:“……”
  本来还说生鲜卖不完,现场炖点卤味、蒸点海鲜、烤点香芋派之类的点心,吸引一下过往路人,毕竟香味飘出来,还是能揽不少客的。
  没想到顾客们这么给力,这边还在上完架呢,那边就等着称重付款了。
  只好通知合作方补货。
  补了一车又一车。
  各大超市、生鲜连锁店见这几样地标特色的农产品卖得这么好,也都去进货,从而引得各地的农贸市场、大排档,综合体餐饮、夜市街全都跟风卖起了这些产品。
  其他地标产地见此情景,哪里还坐得住,纷纷向夜市街17号抛来合作的橄榄枝。
  仿佛只要被它纳为合作伙伴,产品就一定能畅销。
  事实证明的确如此:
  近来人们三五成群外出觅食,聊的最多的就是这些具有产地特色的食材:
  “没想到胶东的海虹也蛮好吃的,不比进口的贻贝差,价格还这么便宜。”
  “那也要看是哪里买的,夜市街17号的海虹确实好吃,比超市、菜场的都要新鲜,我买过三次了,没有一次吃到过臭的。”
  “那是因为夜市街17号对产品的质量把控相当严格,我有个同学在那里兼职,听她说上架前要进行严格筛选,但凡有一点不新鲜就要剔出来,拉去作饲料或肥料,卖给顾客的没有一个是坏的。”
  “所以人家生意好啊,天天都有人排长队。”
  “要是我家住附近,我也天天去排队,价格实惠、品质好,关键它不光卖生鲜,还卖熟食、点心、饮品……你们尝过最近刚出来的卤味没有?我昨天中午出来办事,拼了半斤卤牛肉和白切羊肉,带去给我爹下酒,结果我爹一口酒没喝,光顾着吃肉了,说从来没吃过这么香的牛羊肉……可惜队伍实在太长了,要不然我今天还想再去买点儿……除了牛肉羊,我看还有烤鸭、烧鸡,那烤鸭卖相老好了,比那些品牌餐饮店卖的还要香。”
  “咕咚……”
  有人听着听着竟然吞咽起了口水。
  不怪他们这么馋,实在是飘出来的味儿太香了!
  哪怕吃饱了饭经过,闻到这样的香味,恐怕也会忍不住想要再吃一碗。何况他们还饿着肚子。
  别说顾客了,就是家里人,尝过一次徐茵带回去的熟食后,也经常在群里叨念:
  “闺女,你上次带来的白切羊肉味道不错,啥时候再带一次,我和亲家公小酌两杯。”
  “茵茵,啥时候给咱们再带只烤鸭。”
  “我倒是喜欢闺女拿来的牛肉。”
  “烤鸭你不喜欢吗?”
  “哈哈!都喜欢都喜欢!”
  这个群原本是徐家的家庭群,自从徐茵和封燚的婚事定下以后,身为群主的徐平川就把女婿拉到了群里。
  再后来,他觉得和亲家相谈甚欢,于是又把亲家两夫妻拉进了群,群名也被他改成了“和和睦睦一家人”。
  如今这个群比以前热闹多了。
  以前因为闺女经常回家、有事基本都在家里说,没事基本不水群;姥姥姥爷对微信聊天不擅长,也就他们两口子偶尔转发点从同事群、退休群看来的养生健康小知识,或是逢年过节发一堆动图刷刷屏,大部分时候比较冷清。
  自从把亲家公亲家母拉进群,徐平川有事没事就发条语音,偏偏冯建华也会回他,你来我往的能唠上半天。
  除非坐在一起打麻将,否则分分钟让聊天记录999+。
  徐茵不知道他们在聊啥,实在是没空听那么多语音内容,直到她爹私信她:
  “闺女,亲家公喜欢吃白切羊肉,亲家母喜欢吃烤鸭,你妈喜欢卤牛肉,你姥姥姥爷喜欢芋头糕、南瓜饼,有空捎点回家,没空的话我坐地铁去拿,别忘了!”
  徐茵:“……”
  是时候搞个外卖平台了。
  公众号再次用起来!
  让封燚手底下的程序员在公众号里添了个外卖点餐服务,顺便也给本科的学弟学妹们增加个兼职岗位。
  夜市街17号自开张以来,雇的店员清一色都是家境困难、需要勤工俭学的在校大学生,截至目前登记在册的兼职生人数已经高达两百余人。
  在合理的排班下,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兼顾学习与兼职,随机采访任何一个人,都表示很喜欢这份工作,不仅大大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,还充实了他们的大学生活,虽然没有太多时间躺在宿舍床上睡懒觉、打游戏、看小说,但他们学会了卤熟食、烤甜品、调饮料……毕业后如果愿意,还有机会申请去新开的分店当店长。
  最后一点或许是老板给他们画的大饼,毕竟目前就只有这一家分店,但他们就是没来由得信任老板,因为老板至今没有骗过他们。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